思誉顾问机构咨询热线:0755-86610833/29468916
思誉体系认证咨询
体系认证咨询服务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体系认证咨询服务 >>  > ISO50001认证 >> 详细内容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 介绍

  一、什么是ISO50001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PC 242能源管理委员会进行制定。ISO/PC 242的秘书处由美国(ANSI)、中国(SAC)、巴西(ABNT)、英国(BSI)的ISO成员合作伙伴组成。42个成员国参与了这次标准的制定,而另外的10个成员国则作为观察者。

  二、ISO50001标准介绍

  该文件主要基于ISO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元素,保证与ISO 9001(质量管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保持最大的兼容性。ISO 50001将会提供以下帮助:将能源效率纳入管理办法的框架中;更好地利用现有能源消耗资产;制定标准、测量、记录和报告能源强度改进及其预计的对削减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影响;能源资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能源管理的最佳做法和良好的能源管理行为;评估并确定新能源效率技术的实施和其优先顺序;通过供应链促进能源效率的框架;和温室气体排放削减计划有关的能源管理改进。 ISO 50001正处于国际标准草案(IDS)阶段,并邀请ISO各国成员组织在5个月投票期内对标准文本进行投票和评议。如果DIS投票通过,修订的文件将会成为最终的国际标准草案(FDIS)在各个ISO成员国运行。FDIS投票通过后,ISO 50001将在2011年初作为国际标准公布。

  三、ISO50001标准八项原则

  总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完成节能目标。

  1、领导作用:统一目标---态度决定一切,领导是关键;

  2、全员参与:组织之本---创造节约型环境的动力(电缆工艺、锅炉、配电);

  3、协调一致:与法规、标准、体系一致,职能明确;

  4、过程方法:资源、活动按过程管理,提高工效;

  5、系统管理:与目标、能源因素和管理的相互关联过程进行管控,注意接口;

  6、事实决策:数据、信息---决策,注意异常点;

  7、持续改进:降低消耗是永恒的主题,精细化管理、计量是关键;

  8、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社会贡献。

  四、ISO50001标准特点

  1、全过程控制—用能过程(采购、贮存及使用等)、生产运营过程(生产、管理和生活过程)以及新产品和过程设计,对能源因素进行识别、控制和管理,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2、运营PDCA

  3、融合性—与QMS、EMS、OHS管理原则一致,对象及目的不同;

  4、不改变组织应负的法律责任--认证的基本要求;

  5、未对管理绩效提出绝对要求—根据组织自己的技术、经济、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绝对可以达到的能源绩效(如用能单元),只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也不能保证组织取得最佳效果;

  6、未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中的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但标准提倡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考虑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包括产品本身(家电);

  7、注重节能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采用低成本和无成本节能技术,可减少能源消耗的15%-30%;

  8、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特点—如将难以统计、节能技术、能源基准和标杆、倡导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纳入体系要求。

  五、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能够有效地将组织现有的管理制度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组织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这是由于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执行者凭个人的经验甚至意愿来决定,导致有些节能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不可能实现能源管理的持续改进。通过系统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水平,同时,还可通过能源管理绩效评价,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结果不清楚等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体系结构提供保障。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将强化“工作到位、责任落实,一切工作要结果”的管理要求,通过挖掘节能潜力以及查找能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的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

思誉微信公众号

本文作者:深圳市思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连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

分享到: 更多